雅万线(印尼雅加达-万隆)是印尼第一条高速铁路项目,全长约150km,设计时速在350km/h。因为当地环境和地貌的原因,从铁路到列车都提出很高要求,比如湿度、温度还有夏季的台风和热带气旋。它们带来的在建设和施工管理上的难度都是前所未见的,从它数以百万计的设计图纸当中任意抽出一张,都会让绝大多数人感到头晕目眩。

中国的高铁团队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中3D仿真技术功不可没,而这套系统的供应商就是——达索系统公司(Dassault Systèmes)。
这家来自于法国的3D模拟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提供商十多年前来到中国,开始在航空、汽车、交通等领域发展,到目前为止达索系统在汽车领域渗透率高达90%(不止国内),这听起来确实十分“疯狂”。

事实上,如果不是对汽车(工业类)行业有深度了解的人士,根本不知道这家公司有多么强大。
该公司曾经利用自己的3D软件,首次向全世界揭开了埃及胡夫金字塔是从内部开始建造的历史谜团。他们甚至为破解干旱地区的水匮乏问题提供了难以置信的方案——该公司成功模拟了用两艘拖船借助洋流将南极的冰山移至非洲的办法,他们还为这个项目找到了真实的投资方。
此外,该公司还耗资300万欧元完整地还原出了巴黎古城的原貌,并帮助詹姆斯·卡梅隆将《阿凡达》搬上荧幕。
但实际上这还是他们的“副业”。
达索系统公司其实脱胎于著名的航空制造商达索集团(Dassault Group),当它在1977年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该公司专注于飞机的研发和制造,比如名噪一时的幻影系列战机。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在IBM的协助下才将一款名为CATIA的商业三维CAD设计软件推向其他工业制造领域,主要是汽车和造船业。
如今,全球所有的飞机制造商都采用了达索系统公司的解决方案,同样也是超过90%车企使用他们的原因。
在昨天的达索系统3D体验高峰论坛上,达索再一次展示了自己的强大“跨学科”能力。包括CATIA、SOLIDWORKS等设计软件悉数到场。
从会场的展示可以看到,从汽车的概念阶段开始,一直到工程和制造阶段,都需要大量使用达索系统。
比如,在研发阶段,设计师可使用SolidWorks和其他工具进行设计,而当模具变得复杂时,则改用CATIA进行3D建模以及用于A级曲面的ICEM Shape Design。
在达索系统的经典案例中,福特汽车公司在使用CATIA的同时还引入SIMULIA的Abaqus,以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几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模型的集成度,开发CAD和CAE模板,使流程实现标准化,大大提高了汽车产品开发速度。
而达索系统汽车领域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达索系统这些年也是通过不断收购、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了一个叠加效应,最终覆盖了整个汽车产业。
智能制造、无人驾驶及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关注方向。
这次峰会我还有幸对Olivier Sappin先生做了专访。Olivier Sappin先生1995年起就职于达索系统,目前是交通与运输行业副总裁。汽车行业大名鼎鼎的CATIA软件的外形设计和造型解决方案就是由其率领团队进行研发。